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3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3-13 165050.png

年輕時,常聽年紀較長的人說,"要懂得感恩...",那時候的我覺得,每天壓力那麼大、不如意的事那麼多,哪裡有什麼好感恩的?

殊不知,一旦開始學會看見生活中的小確幸,進而加以感恩時,慢慢會發現,生活中的小確幸好像越來越多,感恩的次數也越來越多、越來越自然,漸漸形成了一個善的循環,生活中,雖有苦,但也是有樂的,三不五時,就會看見小小的亮點,我把它們視為無形的螢火蟲,一隻又一隻,雖然小,但足以照亮我的心~????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3-10 135905.png

最近,因為接收到類似的詢問,因此想將這個問題說明及討論一下:

"情緒療癒使用線上視訊進行,效果會打折扣嗎?"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3-10 135839.png

當我們在看電影或追劇時,往往都希望能看到完整的結局,心中的起伏,才能隨之放下,歸於平靜;反之,若是遇到了"開放性的結局",常會有"蛤,就這樣!?"的一種傻眼、不舒服的感覺,當然就開始進行各種腦補,想要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完結,劃上一個完整的句號

這樣的習慣,似乎也是我們面對人生的態度和需求,從小到大,眼前總有一個又一個看得到的目標要去追求,若發現前路一片迷茫,暫時找不到目標或失去方向,就會開始質疑自己甚至懷疑人生,但若認真且理智的想想,"開放性的結局"會不會是老天或是宇宙給我們的更大自由,或是更多選擇呢?讓我們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,在多方嘗試和努力的同時,也要我們學會兩門很難的課程,"耐心"和"等待"...????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3-09 143034.png

過去的事,的確真的就"回不去了",但是,就真的都"過去了"嗎?

想到這裡,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首當年"六四運動"的一首歌的歌詞,"蒙上眼睛,就以為看不見;捂上耳朵,就以為聽不到...”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3-09 142946.png

人心,是一個神秘且複雜的存在,往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監獄,在這裡,每個人都被囚禁在自己的思維模式和情緒困擾中,這個監獄雖沒有實體的牢籠和鐵窗,卻能束縛人們的思想和行為,在這個監獄裡會產生以下幾種情形:

偏見和成見:偏見會使人們對不同的觀點和文化產生隔閡和歧視;根深蒂固的成見則會使人難以改變過去的經歷和固有的信念,以致無法接受新的事實和觀點,這樣的心態,會阻礙人們的理解和包容,進而無法超越自我限制、開闊視野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3-07 170820.png

偶然看到"寂寞會發慌,孤獨是飽滿的"這句話,覺得它充分地表達了寂寞和孤獨兩者之間,情感上的差異:

寂寞會發慌:寂寞是一種內心的孤獨感,當一個人感到寂寞時,他可能會感覺與他人缺乏聯繫和交流,這種孤寂感會使人感到焦慮、沮喪、不安甚至恐慌,因為他們渴望與他人建立情感連結,但卻苦於無法獲得,這種"缺乏"的感覺,讓人覺得自己與周圍的世界隔絕,無法得到情感上的滿足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3-07 170759.png

人生在世,一定都會經歷負面情緒,這是非常正常的人生體驗

情緒是我們身體和心理健康的一部分,有正向情緒就一定也會有負面情緒,不要試圖否認、壓抑或逃避那些情緒,而是把他們視為內心發出的警鐘,也許是在提醒我們某些事,因此,要允許自己去感受,嘗試聆聽自己內在聲音,這個自省的動作,可以幫助我們好好理解負面情緒的根源,可以試著問問自己,是不是有什麼具體事件或觸發因素導致了這些情緒,可以更有效的解決或處理它們;另外,不要對自己的情緒感到壓力、責備或羞愧,也不要將情緒視為缺點或失敗,學會接受、理解和處理負面情緒,給自己一些寬容和慈悲,並尋求支持和採取積極的應對策略,可以幫助大家建立健康、正確的情緒管理方式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3-06 174945.png

"如果你是認真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,你就會找到方法,如果你不是認真的,你就會找到藉口"- #Jen Sincero

在面臨挑戰或遇到困難時,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害怕失敗或不確定成功,而使用"不會"這兩個字來嘗試逃避,這確實是一個常見的擋箭牌,最常聽到的就是,"我很想啊,可是我不會啊!" 或是"我知道啊,可是我不敢啊!"...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3-06 174929.png

心理師 #許皓宜 曾提到,「後疫情時代的心靈挑戰是:”缺乏信念、缺乏未來、缺乏愛”,不自覺陷入”空心”狀態」,雖然她當時主要關注的對象是現代年輕人,但是,這種狀態其實有可能發生在各種年齡層

“空心”是一種失去活力和創造力的狀態,使用更多心智去應對生活,卻忽略了心靈與本能,失落了接觸真實情感、理解自我的能力,很多人可能陷入了”空心”的狀態,卻不自知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3-04 173913.png

聽話、順從的孩子,常會將父母的期望內化成自己的,因為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,他們的期望和價值觀對孩子產生深遠影響,這些孩子通常將父母的期望視為對他們的愛和關心的表現,因此傾向於接受和內化這些期望,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、喜愛

然而,當這些內化的期望過於強烈,或是與孩子自身的願望和價值觀不符時,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壓力和內心的衝突,孩子可能會感到焦慮、沮喪,甚至失去自信或自我價值感,這也可能導致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感到困惑,不知道該如何走向真正想要的方向,甚至放棄自己的人生,成了父母的牽線布偶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3-04 173847.png

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常常是出於愛和關心,希望他們能夠在自己的教導下健康成長,並擁有幸福、成功的未來

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實現自己當初的夢想,因為這些夢想曾經激勵過他們,也相信,孩子如果實現這些夢想,就會擁有成就感和滿足感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3-02 172612.png

每個人的心靈都是一本獨特的書,紀錄著自己的內心以及經歷的過往,並賦予獨特的價值和意義,這些記憶和情感組成了我們專有的個性、價值觀和行為模式,使我們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,我們的個人故事由無數個時刻和經歷交織而成,塑造了此時此刻的我們,即使從表層看來,也許彼此間故事雷同,但即使有小細節不同,整個故事就會不一樣

因此,情緒療癒才必須是一種深層且個性化的旅程,因為每個人的生活和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,療癒的里程碑,必須因應個人的需求進行客製化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3-02 172545.png

情緒療癒是一種幫助當事人處理壓力、焦慮、憂鬱...等情緒困擾,致力於改善個人情緒健康的過程,要開啟這個過程的大門,需要勇氣、決心和毅力這三把金鑰

勇氣是指面對自己情緒和問題的能力:很多時候,我們可能因為害怕或不願意面對自己的情緒而選擇逃避,然而,這樣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加難解和棘手,勇氣可以幫助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情緒,並正視它們的存在和影響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2-29 134337.png

當我們看看見內心的傷痕並開始進行療癒時,就是為自己打開了一扇門,邁向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和成長之旅,那些傷痕是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所造成,是我們過去所經歷的痛苦、失望和困難的痕跡,它們會深深影響我們的情緒、自信、自尊和身心靈健康

要能看見並面對內心的傷痕,需要勇敢地正視自己的情感和內在的痛苦,這並不容易,而且可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,因為我們會本能地與傷痕保持著某種安全距離,得以遠離痛苦的回憶和情感,然而,只有勇敢的面對,並將它們帶入光明中,療癒才能夠真正開始,當然,這需要思考的時間及空間去挖掘並理解傷痕到根源及影響;接著,走向釋放負面情緒及痛苦的步驟,為內心清理出一個乾淨完整的空間,接納更多(或是缺少的)愛與希望;最後,要學習如何正確的面對情緒及對待自己,要給予自己同理心及寬容力,也要學會設立安全界線,拒絕二度傷害,得以持續不斷的進步、成長,相信自己並重建美好生活~????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2-29 134318.png

情緒療癒的最終目標,是實現情緒的穩定、自我的成長和心理健康的提升,這不是一個可以立竿見影的過程,每個人的情緒困擾和療癒需求都是獨特的,療癒師(導護師)會視個人情況和目標,制定一個合適的療癒計劃,需要時間、努力和持續的投入,才能逐步感受到成果

療癒的歷程,必須深入地探索和處理深層的情緒、創傷或負面的情感經驗,需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、情緒和思維模式,耐心地梳理和撫慰過去的傷痛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2-27 153415.png

整個 #Metoo 事件有相當多值得探討的部分及切入的角度,當某個人站出來訴說自己的經歷時,有些人展現出來的態度是不捨和寬容,但有些人則是表現出不解甚至於責備,常會聽到:

"經過這麼久了,你現在說出來會傷害更多人…"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2-27 153337.png

在面對困難、挑戰或是負面情緒時,過度鼓勵正向思考,刻意忽略或否定負面情感,強調只有正面情感才能解決問題,或只有積極思考才能改變現況...等觀點,這種忽視/無視個人真實情感和經歷的概念,被稱為"毒性正面思考"

這種思考方式往往過度宣揚"一切都會好起來"或"只要有正面的態度就能克服一切"...等無法真正應用於現實生活中的信心喊話,這種態度可能會導致人們對自己或他人的負面情緒感到無效、無力或被忽略,甚至被那些空泛的口號搞得更加沮喪、無力,因為大多數的人從小到大,都被灌輸應該要快樂、正面或積極的觀念,而導致無法/不敢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情緒和情感,錯誤地認為,有了負面情緒,是不好或不應該的事、自己是沒用或是不夠堅強的人...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2-26 175852.png

前陣子,演藝圈又發生了令人震驚、難過的事:#CoCo 因憂鬱症輕生過世

在各方訊息及討論中,出現了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名詞"微笑憂鬱症",這是近年研究出來的非典型憂鬱症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2-26 175832.png

在面對巨大壓力或看似無解的負面情緒時,多數人心中一定會不斷冒出"怎麼辦?怎麼辦?" 這種反射式動作,也會很自然地被帶到療癒師(導護師)面前,很希望就像是將目的地輸入導航,並選擇避開車潮、最近路徑,依照指示,就可以直接到達想去的地方,殊不知,即便我們覺得遵照了語音,但還是有可能會走錯路,而聽到了"前方路口請迴轉"的指令,更何況我們的經歷及情緒是多麼的盤根錯節,怎麼可能由別人下指令,就可以輕鬆地將問題解決呢?所以,療癒師(導護師)最常做的事,就是會問"為什麼...?" "你覺得...?" 我個人在聽完對方的敘述,最常問的問題是"還有嗎?"

我相信,初次接觸情緒療癒的朋友們,也許剛開始會被問得有點生氣,可能也會冒出這樣的想法"應該是你告訴我為什麼,怎麼是要我告訴你為什麼呢?" 但走過這個過程就會知道,這是引導出深層情緒癥結的做法,唯有如此,才能挖出負面情緒的根源,與聖嚴法師的"四它":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,不謀而合~????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2-25 192111.png

前幾天,跟幾位朋友討論到一個議題:有沒有人可以同時具備"堅強卻柔軟"的心呢?

有朋友認為不可能,但我知道是有的,尤其是從小的原生家庭中,若有一位缺席的父或母,那麼,家中比較體貼的孩子,就會自動補位,成為還留在位置上的那一位父或母的情緒替代伴侶,這個孩子就會在這種補位、錯位的環境下,被迫快速長大,一方面得承接那位父或母的情緒甚至依賴,另一方面可能還要出面主導許多家中事務,堅強由此而出,然而,在"捨我其誰"的氣勢中,深埋了相當多的無奈和不得已;至於柔軟哪裡來?這樣的人,通常從小就會是個"懂事"的孩子,能夠很貼心地察覺到別人內心的需求,進而本能地給予溫暖或支持,這些人,遇到事,可以明確果斷;遇到人,可以柔軟體貼

文章標籤
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