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螢幕擷取畫面 2024-04-09 132107.png

即使醫學及科學進步至此,在東方社會中,對於"身心科",依然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偏見,不自覺的就會產生"憂鬱症=想太多"、"精神病=神經病"...等聯想,以下整理出一些原因

在東方文化中,心理健康問題常被視為個人弱點甚至瑕疵,而且常將情緒困擾歸咎於外在環境(外境),而忽略了關注內在的心理因素(內境),認為只要用意志力就可以克服或解決問題

再者,東方文化存在著強烈的"面子"觀念,而不願/不敢討論或承認心理健康問題,以免給自己甚至家人帶來污名

另外,在東方國家,醫學模式較偏向對身體疾病的關注,對心理健康的重視,相對較少,身體生病,願意看醫生尋求治療;心理生病,卻不願相信或面對

當然,還有許多細微末節會因國家文化的不同,而有所差異,無論如何,都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、社會的發展及教育的普及,能有越來越多人關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,並願意尋求相關的治療或療癒 ????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的頭像
    帶你走出情緒迷宮

    情緒導護師Julie的部落格

    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