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當我們在看電影或追劇時,往往都希望能看到完整的結局,心中的起伏,才能隨之放下,歸於平靜;反之,若是遇到了"開放性的結局",常會有"蛤,就這樣!?"的一種傻眼、不舒服的感覺,當然就開始進行各種腦補,想要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完結,劃上一個完整的句號
這樣的習慣,似乎也是我們面對人生的態度和需求,從小到大,眼前總有一個又一個看得到的目標要去追求,若發現前路一片迷茫,暫時找不到目標或失去方向,就會開始質疑自己甚至懷疑人生,但若認真且理智的想想,"開放性的結局"會不會是老天或是宇宙給我們的更大自由,或是更多選擇呢?讓我們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,在多方嘗試和努力的同時,也要我們學會兩門很難的課程,"耐心"和"等待"...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過去的事,的確真的就"回不去了",但是,就真的都"過去了"嗎?
想到這裡,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首當年"六四運動"的一首歌的歌詞,"蒙上眼睛,就以為看不見;捂上耳朵,就以為聽不到...”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人心,是一個神秘且複雜的存在,往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監獄,在這裡,每個人都被囚禁在自己的思維模式和情緒困擾中,這個監獄雖沒有實體的牢籠和鐵窗,卻能束縛人們的思想和行為,在這個監獄裡會產生以下幾種情形:
偏見和成見:偏見會使人們對不同的觀點和文化產生隔閡和歧視;根深蒂固的成見則會使人難以改變過去的經歷和固有的信念,以致無法接受新的事實和觀點,這樣的心態,會阻礙人們的理解和包容,進而無法超越自我限制、開闊視野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偶然看到"寂寞會發慌,孤獨是飽滿的"這句話,覺得它充分地表達了寂寞和孤獨兩者之間,情感上的差異:
寂寞會發慌:寂寞是一種內心的孤獨感,當一個人感到寂寞時,他可能會感覺與他人缺乏聯繫和交流,這種孤寂感會使人感到焦慮、沮喪、不安甚至恐慌,因為他們渴望與他人建立情感連結,但卻苦於無法獲得,這種"缺乏"的感覺,讓人覺得自己與周圍的世界隔絕,無法得到情感上的滿足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人生在世,一定都會經歷負面情緒,這是非常正常的人生體驗
情緒是我們身體和心理健康的一部分,有正向情緒就一定也會有負面情緒,不要試圖否認、壓抑或逃避那些情緒,而是把他們視為內心發出的警鐘,也許是在提醒我們某些事,因此,要允許自己去感受,嘗試聆聽自己內在聲音,這個自省的動作,可以幫助我們好好理解負面情緒的根源,可以試著問問自己,是不是有什麼具體事件或觸發因素導致了這些情緒,可以更有效的解決或處理它們;另外,不要對自己的情緒感到壓力、責備或羞愧,也不要將情緒視為缺點或失敗,學會接受、理解和處理負面情緒,給自己一些寬容和慈悲,並尋求支持和採取積極的應對策略,可以幫助大家建立健康、正確的情緒管理方式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"如果你是認真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,你就會找到方法,如果你不是認真的,你就會找到藉口"- #Jen Sincero
在面臨挑戰或遇到困難時,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害怕失敗或不確定成功,而使用"不會"這兩個字來嘗試逃避,這確實是一個常見的擋箭牌,最常聽到的就是,"我很想啊,可是我不會啊!" 或是"我知道啊,可是我不敢啊!"...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心理師 #許皓宜 曾提到,「後疫情時代的心靈挑戰是:”缺乏信念、缺乏未來、缺乏愛”,不自覺陷入”空心”狀態」,雖然她當時主要關注的對象是現代年輕人,但是,這種狀態其實有可能發生在各種年齡層
“空心”是一種失去活力和創造力的狀態,使用更多心智去應對生活,卻忽略了心靈與本能,失落了接觸真實情感、理解自我的能力,很多人可能陷入了”空心”的狀態,卻不自知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聽話、順從的孩子,常會將父母的期望內化成自己的,因為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,他們的期望和價值觀對孩子產生深遠影響,這些孩子通常將父母的期望視為對他們的愛和關心的表現,因此傾向於接受和內化這些期望,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、喜愛
然而,當這些內化的期望過於強烈,或是與孩子自身的願望和價值觀不符時,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壓力和內心的衝突,孩子可能會感到焦慮、沮喪,甚至失去自信或自我價值感,這也可能導致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感到困惑,不知道該如何走向真正想要的方向,甚至放棄自己的人生,成了父母的牽線布偶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常常是出於愛和關心,希望他們能夠在自己的教導下健康成長,並擁有幸福、成功的未來
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實現自己當初的夢想,因為這些夢想曾經激勵過他們,也相信,孩子如果實現這些夢想,就會擁有成就感和滿足感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每個人的心靈都是一本獨特的書,紀錄著自己的內心以及經歷的過往,並賦予獨特的價值和意義,這些記憶和情感組成了我們專有的個性、價值觀和行為模式,使我們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,我們的個人故事由無數個時刻和經歷交織而成,塑造了此時此刻的我們,即使從表層看來,也許彼此間故事雷同,但即使有小細節不同,整個故事就會不一樣
因此,情緒療癒才必須是一種深層且個性化的旅程,因為每個人的生活和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,療癒的里程碑,必須因應個人的需求進行客製化
帶你走出情緒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